中国第一展,为何历经60余载仍是“顶流”?
400年前,顶流络绎不绝的中国外国商船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进入珠江口,第展九游经琶洲塔的为何指引来到黄埔古港,换乘接驳船后抵达广州十三行。历经
金秋十月,余载琶洲塔西侧的顶流广交会展馆门前车水马龙,熙来攘往。中国10月15日,第展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开门迎客。为何
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历经展位总数7.4万个,余载线下展参展企业超3万家,顶流往届境外采购商近25万人……连续举办136届的中国广交会,以其线上线下的第展规模空前,再次展现了“中国第一展”的魅力。
第136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
“每一届广交会都是一场万商云集、精品荟萃的国际贸易盛会,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九游全球采购商聚集在广州拓展贸易合作,棒极了!”葡萄牙索奈集团中国首席代表杜阿尔特·努诺·罗查激动地说,“我从未见过其他展会能像广交会一样,汇聚了来自这么多国家的人。”
来自佛山顺德的家电企业格兰仕,在本届展会上拿下了超500平方米的展位,充满“科技感”的双层展位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家电新品。现场展位负责人兴奋地说:“这是我们参加广交会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当全球客商汇聚千年商都,他们希望收获的不仅是丰硕的订单,也是在为来年积攒更大的动能。
人们不禁要问,历经68年岁月,广交会为何能常办常新、越办越好?
举办逾半世纪
广交会为何长盛不衰?
三个月前,广州轻出百货公司业务发展事业部总经理赵光明和团队就开始为广交会而忙碌:人员培训、独立站优化、海外社媒营销、开发和邀约新客户……“我们对广交会的期待值很高,希望借助展会为广东的机械设备打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她说。
从1957年第一届广交会到现在,广州轻出集团“GZLI”的招牌已经是常驻68年的“老面孔”了。无数像广州轻出这样的企业,正是通过广交会走向世界,谈下一个个订单、推出一代代产品,也推动公司一步步由小到大、由大到强。
时至今日,广交会依然对外贸企业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本届广交会线下新参展企业近4600家,其中出口展企业比上届增加近800家。
一个举办逾半世纪的展会,保持长盛不衰的秘诀是什么?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主任储士家在商务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说了这样一句话:以改革为牵引、以市场为导向、以成交为核心、以服务为支撑。
改革是广交会的底色。顺应时代发展,广交会的组展体制不断优化,会期从“一馆一期”改为“一馆两期”再到如今“一届三期”,展位不断扩容、专业展区不断细化。随着新落成的D区展馆去年全面启用,广交会已形成“三期四馆”模式。
10月14日,广交会展馆内,众多展位准备就绪。
香港远大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峰的爷爷李欢是一名“老广交”,一家三代接力推动国货出海。李志峰感慨地说:“展会必须要有新的场地、新的展位,才能容纳新的厂商。一个展会如果孵化不出新的企业,慢慢就会失去意义。广交会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一直在持续扩容,一直有新鲜的血液加入。”
拓市场、出实效是广交会的“金字招牌”。
企业参展不是为了“作秀”,真金白银的投入要的是换来实打实的订单。到会客商数是衡量一个专业展会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经过多年深耕,广交会已构建起链接226家我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68家外国驻穗总领馆和201家全球合作伙伴的庞大网络,在美、德、日、澳、印尼、南非等58个国家65个城市举办了90余场招商推介活动,向约45万名专业采购商“一对一”定向发送主题邮件。展会还未开幕,已有12.5万境外采购商预注册,预计本届到会大商将突破300家。如此高质量的招商网络,自然为参展企业进军全球市场构筑起高水平的起点。
10月14日,广交会展馆内,一家电器企业的展位已经准备就绪。
服务是广交会保持吸引力的另一个关键词。
广交会创新办证服务,推行提前办证、远端办证、24小时办证,展客商不仅可以到展馆现场办证,他们一下飞机、火车、轮船,甚至一到酒店就可以办证。展馆内遍布银行网点、ATM机、外币兑换机和外币POS机,为境外展客商提供便捷支付服务。餐饮供给花样翻新,上届颇受外商欢迎的“广交会美食街”本届继续亮相。
广州作为东道主,也努力提供了高效细致的“广式服务”:在白云国际机场设置广交会客商快捷通关、边检专用通道等,增加地铁运行班次,增设途经展馆的公交专线,还准备了广州国际购物节、精品美食周、咖啡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
可以说,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双向奔赴。
进入新的Show time
广交会如何继续“出新”?
在10月14日晚举行的广交会开幕酒会上,来自沙特阿拉伯的阿里法伊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奥萨马·阿里法伊,分享了他与广交会的故事。“我们的首次合作可以追溯到1995年,在过去的30年里,我父亲、我叔叔和我一直积极参加广交会,我今后也会继续参会。”他说,“作为广交会‘二代’,我希望我们与中国供应商的商业合作持续完善并更具影响力。”
诞生于1957年的广交会,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西方对中国实施封锁,通过出口创汇来支持国家经济建设是创立之初的历史使命。而如今,广交会已成为直接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独特作用的重要贸易平台。
10月13日,广交会布展工作有序进行。
向外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频频抬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海关总署10月14日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前三季度外贸首次突破32万亿元,但9月出口增速有所放缓。
世界贸易组织不久前发布的《货物贸易晴雨表》显示,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为103,高于基准点100,比今年3月发布的100.6略有上升。而根据10月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报告》预测,全球商品贸易将在2024年增长2.7%,2025年增长3.0%。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中国外贸稳中有进,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强心剂”。
向内看,在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大量涌现的互联网时代,广交会作为传统展会也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守正创新。
往届广交会展馆内人潮涌动,客商云集。
那么,新一届广交会“新”在哪里?
“新”在形态:广交会一直致力于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实现“永不落幕”。本届线上平台首次推出虚拟数字人,全新推出广交会APP,线上参展企业数和展品数均创历史新高。
“新”在展品:三期分别聚焦“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题材,广纳新质生产力。展会期间将举办约400场新品发布活动,酷炫的人形机器人、智能设备、无人驾驶等“黑科技”产品将在本届广交会首次亮相。
“新”在理念:本届广交会首次在新能源展区中增加氢能新题材,新设储能产品专区;在100%绿色布展基础上,创建“零碳”广交会,首次实现碳中和。
致力创新的广交会给展商带来新机遇,也不断增加着自身的吸引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服务经济研究院院长陈和观察到:近年外贸出口的“黑马”,往往也是广交会上最亮眼最“旺”的明星。
“境外采购商跨越重洋、不远万里来到广交会,体现了全球工商界对中国产品的信赖、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储士家说。
采写:南方+记者 唐子湉 吴哲 唐亚冰 杨天智
摄影:张梓望 张令 钟志辉 董天健 郑新洽
- ·聚焦东洋菜财富提质增效!从化举行特色农业破费技术培训班
- ·百名国际旅行商与旅游达人畅游广东
- ·走进来!“客家人的大戏”广东汉剧到毛里求斯“走亲”
- ·五部门联合开展活动 加快构建中小企业融资促进良好生态
- ·广珠城际、珠机城际计次定期票组合上新 最多享受6.2折优惠
- ·2024年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行动会广东食粮清静呵护者行动获奖名单宣告
- ·市儿童福利院睁开销防清静知识培训以及灭兵器、消火栓运用实操培训行动
- ·冷空气影响我国多地!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长江中下游一带
- ·吉林通化市柳河县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 ·海陆接力!阳西延链强链,增长百亿级食物财富集聚睁开
- ·广东汉剧“周五有戏”重阳专场演出,明天的“主角”有点纷比方样!
- ·多彩沐日 去世气愿望文旅!国庆假期梅州优异文旅产物提供,扑灭沐日经济!
- ·佛山机场多条航线恢复!3月30日起可通航14城
- ·百名国际旅行商与旅游达人畅游广东
- ·致敬!国庆假期,他们用坚守绘就梅州清静侥幸底色
- ·梅州4家企业获评!2024年度广东省绿色制作名单宣告
- ·封开东山村落:“相助社+招商引资”双轮驱动,联动带农强财富
- ·跨越黄茅海 走近超级工程“拓圈”背后的故事
- ·梅州市技师学院举行粤菜匠心·本领传承——“粤菜徒弟”助力“百万万工程”主题系枚行动
- ·“中山香农”品牌产物都有甚么特色?中山展商团这样说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内农产物生意会 #中山香农
- ·会展看广东|以展为媒!汕头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织”出新图景
- ·广东31个寒冷橙色预警启动,今明早晨粤北等地仍有5℃及以下低温
- ·创新高!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航班达200架次
- ·广东仅有!官栈即食花胶荣获中国农交会最受招待产物奖
- ·广珠城际、珠机城际计次定期票组合上新 最多享受6.2折优惠
- ·明日7时起临时交通操作,S12梅龙高速梅州收费站进口匝道施工